BBC Chinese

BBC Chinese - BBC News , 中文 - 主頁

澤連斯基再訪白宮 歐洲多國領導人罕見陪同 18 Aug 2025, 9:52 am

美國時間8月18日,英國首相施紀賢及多位歐洲領導人將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共赴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

台灣產假僅八週,「延長產假」修法為何引起社會反彈? 18 Aug 2025, 9:39 am

台灣女性產假只有八週,遠低於亞洲其他地區和國際標準。近期多名立法委員推動修法擬延長產假至10週至14週,卻意外地引發社會上的反對意見。

台灣第二輪大罷免:國民黨「常勝軍」面臨去留考驗,這七名立委是誰? 18 Aug 2025, 9:34 am

這次的選區集中在台灣中部,台中的江啓臣、楊瓊瓔、顏寬恆成為焦點。此輪罷免對象大多是立委「常勝軍」,且好幾位出身於政治世家,其中有五位更是在2024大選中取得高於過半的得票數。

觀察:澤連斯基要在普京更強勢的陰影下會見特朗普? 18 Aug 2025, 8:43 am

阿拉斯加的會議並未達成特朗普所期望的俄羅斯停火協議。但對普京而言,卻收穫頗豐:紅地毯迎接、地緣政治的聚光燈,還有和世界最強國領袖同台的場面。對莫斯科來說,這是多重利好——而莫斯科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並未做出任何明顯妥協。

患有癡呆症的貓或可幫助找到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方法 18 Aug 2025, 6:55 am

科學家將這一發現譽為「阿茲海默症的完美自然模型」,並相信這將有助於他們探索新的人類治療方法。

以色列約旦河西岸E1定居點計劃是什麼?為何威脅到巴勒斯坦建國? 18 Aug 2025, 4:46 am

以色列推動爭議性定居點計劃,宣稱此舉將「埋葬巴勒斯坦建國的構想」,引發廣泛批評。此計劃因被國際社群強烈反對已凍結數十年。

將頓巴斯地區徹底割讓給普京對烏克蘭意味著什麼 18 Aug 2025, 4:06 am

據報導,特朗普計劃敦促烏克蘭放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作為結束戰爭的談判條件一部分。

BBC調查:香港大學深偽色情照事件 吹哨及受害者親述「N號檔」始末 18 Aug 2025, 3:32 am

香港大學法律系一名男學生被揭發涉嫌深度偽造(deepfake)色情裸照,引來各界迴響。BBC中文專訪事件的吹哨人和三名受害者,講述這宗「N號檔事件」的來龍去脈,透露更多細節和心路歷程,以及事發後的維權之路。

中國試圖在曼谷叫停一場藝術展 緬甸策展人逃往英國 17 Aug 2025, 9:41 am

該展覽展出了來自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的流亡藝術家作品。官宣描述展覽旨在揭示威權政權如何聯手壓迫。

分析:特朗普的調停讓歐洲和烏克蘭沮喪,先停火和先達成協議有何區別 17 Aug 2025, 7:55 am

來自歐洲政界的聲音認為特朗普放棄了立即停火的想法,無疑受到普京對過去「停火破裂」的高度爭議性說法的影響。

芒果對糖尿病有益嗎?印度研究挑戰傳統觀念 17 Aug 2025, 4:59 am

兩項新的印度臨床試驗顛覆了傳統的飲食觀念,指出在控制下以芒果取代碳水化合物(如麵包),實際上可能有助於改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代謝。

「我們不是朋友」:二戰前夕的大屠殺,至今陰影籠罩中日關係 16 Aug 2025, 12:13 am

日本戰敗80年後,一波關於日佔時期的中國電影,正激起民眾的記憶與憤怒。

台灣想成為AI產業鏈樞紐,但電力夠用嗎? 15 Aug 2025, 9:24 am

台灣政府預估未來五年AI用電需求將暴增八倍,而輝達計劃在台打造的AI超級電腦,最大負載可相當於十萬戶家庭的每日用電量,外界都關注台灣的能源供應是否穩定。

AI設計用於抗生素研究,治療淋病和金黃色葡萄球菌超級細菌 15 Aug 2025, 5:29 am

研究人員透露,人工智慧發明了兩種可能殺死抗藥性淋病和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新型抗生素。

《南京照相館》與《731》:兩部抗戰電影如何重塑中國的創傷歷史記憶? 15 Aug 2025, 4:00 am

戰後80年,選擇以什麼方式將中國人在20世紀所承受的戰爭苦難記憶傳承下去,被認為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

普京與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會上想要得到什麼? 15 Aug 2025, 3:40 am

俄羅斯領導人感到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國際認可,而美國總統則希望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

多媒體直播回顧:黎智英勾結外國勢力案結案陳詞 15 Aug 2025, 12:00 am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為香港首宗「勾結罪」審訊,8月15日開始結案陳詞,案件進入尾聲。黎智英在審訊中作供52天,先後接受控辯雙方提問,3名主審法官杜麗冰、李素蘭和李運騰亦多次就庭上援引的證供向黎發問。黎的自辯最終會否獲接納,仍取決於法官裁決。

黎智英「勾結外國勢力」案進入結案陳詞階段 一文看懂案情進展 14 Aug 2025, 4:14 am

中國香港特區高等法院再次就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案件開庭,聽取結案陳詞。BBC中文匯總拘捕到審判全過程。

波浪能:這種新型潔淨能源為何讓各國趨之若鶩? 14 Aug 2025, 12:19 am

專家稱,全球海洋蘊藏強大的能源,有可能以乾淨的方式為全球家庭供電。那麼,為什麼直到現在才實現這個目標呢?哪一些國家加入這個新能源的開採?

AI 2027: 人工智能會令人類滅亡嗎? 13 Aug 2025, 4:05 pm

一篇預測人工智能將在 2027 年「失控」並在十年內導致人類滅絕的研究論文,近日在科技界引發熱議。

澳洲雄心勃勃,下重注挑戰中國的稀土壟斷地位 13 Aug 2025, 8:06 am

中國對稀土的掌控在對美貿易戰中顯露無遺。當北京限制稀土出口,作為關稅談判的強硬籌碼時,全球製造商驚慌失措。現在澳洲斥資十億美元貸款予一家礦業公司,旨在開採這些金屬,挑戰北京在稀土供應鏈的壟斷地位。

台灣工程師看台積電洩密:以前睜隻眼閉隻眼,現在一定要處理 13 Aug 2025, 5:31 am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驚傳2奈米營業秘密外洩事件,震動科技界。這些竊密者做了什麼?台灣為何首次動用修訂後的國安法?與中國日本有關嗎?來自業界的竹科工程師怎麼看?台積電二奈米會被日本超越嗎?

為何一週工作四天對健康有幫助? 13 Aug 2025, 3:51 am

一項跨國的大型研究發現,將每週工作天數縮減至四天,能顯著提升人們的幸福感。專家也表示年輕世代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但並非每個國家都能適應這個新的工作天數及文化。

日本投降80週年:這群香港老人堅持向日本索賠軍票 13 Aug 2025, 1:41 am

二戰日軍佔領香港期間,居民被迫兌換數以億元計的軍票,一群當時還沒出生的老人家繼承了向日本追討賠償的任務,擔心事情無以為繼。

半島電視台記者加沙遇襲身亡 以軍指控一人屬哈馬斯 12 Aug 2025, 12:01 pm

2025年8月10日,以色列國防軍對加沙一間醫院外的記者帳篷進行精準襲擊,造成半島電視台記者阿納斯‧謝里夫(Anas al-Sharif)與其他四名同事喪生。

中國「外賣大戰」:誰在買單? 迫於奔命的商家、騎手還是消費者? 12 Aug 2025, 8:09 am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外賣大戰」是中國民眾最熱議的話題之一。打開支付寶或者淘寶即送優惠券,折扣力度可使消費者幾毛錢即買到一杯奶茶、甚至0元即得奶茶。低價競爭下,騎手、店家、消費者對BBC講述了他們所經歷的「外賣大戰」。

香港大學N號檔深偽圖片受害女生:「這是一個法律黑洞」 11 Aug 2025, 9:08 am

2025年2月,香港大學法律系一名男學生涉嫌利用女同學照片生成深偽色情影像,受害人嘗試追究責任,卻在法律、學校及輿論上連環碰壁。當中三人最終決定以「N號folder」之名公開事件。她們向BBC中文透露了這段維權經歷。

中國首家機器人餐廳北京開幕 大廚、服務生、樂隊全由機器人代勞 11 Aug 2025, 8:33 am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中國北京開幕,與此同時首間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也正式營業,由機器人充當酒保、服務生、駐場樂隊,為消費者提供「一條龍」服務。

「八炯」納粹言行爭議:台灣政治圈為何頻觸國際紅線? 8 Aug 2025, 1:00 am

近月台灣政壇多次出現納粹相關爭議,分析指這反映出台灣歷史教育的結構性問題,大眾對世界史認識淺薄,與國際社會存在明顯落差。

「狩獵女性的遊戲」:台灣「創意私房」案偵結,加害者是如何「成魔」? 7 Aug 2025, 4:01 am

被稱為「台版N號房」的「創意私房」事件,曝光20萬部非法性影像,受害者超過4000人。BBC中文採訪多名社工與檢察官,他們形容這群年輕男性犯罪者,在現實與網路呈現完全不同的人格,「不知道自己怎麼會走到這裡」。

中國四川江油校園霸凌事件引爆抗議活動 6 Aug 2025, 6:44 am

四川省一名抗議者表示,在警方使用警棍和電擊器後,現場「變得血腥」。

科技製造業成就了亞洲,如今成為特朗普關稅的犧牲品 4 Aug 2025, 5:59 am

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關稅目標是中國——但這次,目標遠不止於此。

特朗普宣布對台徵收20%關稅 台灣業者為何表達憂慮 1 Aug 2025, 8:28 am

特朗普對台20%關稅的宣布,既是台美經貿談判的階段性結果,也揭開了台灣經濟與區域政治的新挑戰。傳統產業向BBC中文親訴對於關稅的憂慮,未來關稅是否下調或不變,影響台灣經濟也考驗賴清德政府的施政能力。

特朗普將對巴西加徵50%關稅,並對印度徵收25%關稅及施加「額外懲罰」 31 Jul 2025, 6:32 am

特朗普將對巴西加徵50%關稅,並且制裁一名大法官;同時,也對印度徵收25%關稅及因其購買俄羅斯石油與武器而施加「額外懲罰」。

特朗普關稅戰可能讓美國人為這六樣東西多花錢 30 Jul 2025, 12:17 am

經濟學家表示,總統的進口稅可能會導致美國一系列產品的價格上漲。

台灣「大罷免」慘敗的五個啟示 27 Jul 2025, 7:58 am

這場由公民團體發起、執政民進黨支持的罷免行動,試圖翻轉2024年選舉後「朝小野大」的立法院格局,卻以全面潰敗收場。

觀察:特朗普強硬的關稅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24 Jul 2025, 3:50 am

與日本達成協議後,可以說特朗普積極的貿易態度目前正在取得成效。

特朗普為何解除輝達H20禁售令?中國國安部為何促用國產晶片? 23 Jul 2025, 1:26 am

美國允許輝達向中國銷售H20晶片的決定,不僅是對輝達遊說的讓步,更是圍繞稀土礦物的地緣政治策略考量。分析指出,這一點中美雙方心照不宣。

Page processed in 4.445 seconds.

Powered by SimplePie 1.4-dev, Build 20170403172323. Run the SimplePie Compatibility Test. SimplePie is © 2004–2025, Ryan Parman and Geoffrey Sneddon, and licensed under the BSD License.